RGB图像与索引图像一样都可以用来表示彩色图像。与索引图像一样,它分别用红(R)、绿(G)、蓝(B)三原色的组合来表示每个像素的颜色。但与索引图像不同的是,RGB图像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值(由RGB三原色表示)直接存放在图像矩阵中,由于每一像素的颜色需由R、G、B三个分量来表示,M、N分别表示图像的行列数,三个M x N的二维矩阵分别表示各个像素的R、G、B三个颜色分量。RGB图像的数据类型一般为8位无符号整形,通常用于表示和存放真彩色图像,当然也可以存放灰度图像。 数字化图像数据有两种存储方式[6]:位图存储(Bitmap)和矢量存储(Vector) 我们平常是以图像分辨率(即像素点)和颜色数来描述数字图象的。例如一张分辨率为640*480,16位色的数字图片,就由2^16=65536种颜色的307200(=640*480)个素点组成。 位图图像:位图方式是将图像的每一个象素点转换为一个数据,当图像是单色(只有黑白二色)时,8个象素点的数据只占据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就是8个二进制数,1个二进制数存放象素点);16色(区别于前段“16位色”)的图像每两个象素点用一个字节存储;256色图像每一个象素点用一个字节存储。这样就能够精确地描述各种不同颜色模式的图像图面。位图图像弥补了矢量式图像的缺陷,它能够制作出色彩和色调变化丰富的图像,可以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软件之间交换文件,这就是位图图像的优点;而其缺点则是它无法制作真正的3D图像,并且图像缩放和旋转时会产生失真的现象,同时文件较大,对内存和硬盘空间容量的需求也较高。位图方式就是将图像的每一像素点转换为一个数据。如果用1位数据来记录,那么它只能代表2种颜色(2^1=2);如果以8位来记录,便可以表现出256种颜色或色调(2^8=256),因此使用的位元素越多所能表现的色彩也越多。通常我们使用的颜色有16色、256色、增强16位和真彩色24位。一般所说的真彩色是指24位(2^24)的位图存储模式适合于内容复杂的图像和真实照片。但随着分辨率以及颜色数的提高,图像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就相当大;另外由于在放大图像的过程中,其图像势必要变得模糊而失真,放大后的图像像素点实际上变成了像素“方格”。 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获取的图像都属于位图。 矢量图像:矢量图像存储的是图像信息的轮廓部分,而不是图像的每一个象素点。例如,一个圆形图案只要存储圆心的坐标位置和半径长度,以及圆的边线和内部的颜色即可。该存储方式的缺点是经常耗费大量的时间做一些复杂的分析演算工作,图像的显示速度较慢;但图像缩放不会失真;图像的存储空间也要小得多。所以,矢量图比较适合存储各种图表和工程